中,回流焊接是SMT贴片工艺流程的结尾,一般焊接好之后,需求进行检测焊接质量,将不良PASS掉,避免流入后边工艺流程,形成Z终质量缺点以及流入商场形成产品缺点,关于客户和公司都是极大的丢失,因而焊接完后,缺点检测是非常重要的,一般现在都会用AOI检测设备,
1. 镐珠查看清单(1) 预热初期阶段的温升速率是否太大?(2) 回流阶段的温升速率是否太大?(3) 为了避免锡珠,是否削减了模板开口尺度或专门规划了模板开口 ?(4) 焊膏中是否有避免锡珠发生的添加成分?(5) 贴装的压力是否太高?(6) 出产车间温度是否太高或湿度是否太大?(7) 查看其他印刷参数。3. 锡球查看清单(1) 预热初期阶段,温升速率是否太大?(2) 保温区时刻是否够长?(3) 有氮气保护装置吗?(4) 贴装的压力是否太高?(5) 是否削减了模板开口尺度?(6) 印刷机是否对中?(7) 阻焊膜的方位是否正确?(8) 焊膏的贮藏寿数适宜吗?(9) 焊膏在空气中露出的时刻是否太长?
2. 立碑查看清单(1) 回流区温升速率是否太大?(2) 元件金属化端可焊性是否杰出?⑶PCB可焊性是否杰出?(3) 阻焊膜是否已损坏?(4) 贴装的压力是否太低?(5) 焊膏合金粉末尺度是否正确?(6) 焊膏合金是否是规范共晶成分?(7) 焊膏的质量合格?
(10) 出产车间温度太高或湿度太大吗?(11) 查看其他印刷参数。4. 空泛查看清单(1) 回流区的温升速率是否太大?(2) 保温区时刻是否太短?(3) 回流区温度是否太高?(4) 焊膏的触变性是否改动?
5. 桥接查看清单(1) 预热初期阶段,温升速率是否太大?(2) 有氮气保护装置吗?(3) 是否削减了模板开口尺度?(4) 模板的厚度是否太厚?(5) 焊盘宽度是否大于引脚距离的1/2?(6) 检测焊膏的崩塌性是否合格?(7) 查看其他印刷参数。6. 潮湿不良或半潮湿查看清单(1) 回流区温度是否正确?(2) 冷却速率是否太高?(3) 有氮气保护装置吗?(4) 元件的可焊性是否杰出?(5) PCB的可焊性是否杰出?(6) 阻焊膜是否已损坏?(7) 焊膏的质量合格吗?7. 开焊查看清单(1) 贴装的压力是否太低?(2) 焊盘共面性是否杰出?(3) 元器件金属端或引脚共面性是否杰出?(4) 元器件可焊性非常杰出?(5) PCB可焊性是否杰出?(6) 预热初期阶段,温升速率是否太大?8. 元件损坏查看清单(1) 预热初期阶段,温升速率是否太大?(2) 保温区时刻是否太短?(3) 回流区温度是否太高?(4) 冷却速率是否正确?(5) 点评SMT设备的封装资料和填充资料;(6) 测定焊膏在翼形和J形引脚的曲折半径上的填充是否削减了引脚的柔性;(7) 选用加快应力测验点评长时刻可靠性(热循环、动力循环等);(8) 削减基板在操作、装置、分板、电气测验等工艺过程中的变形;(9) 削减刚性封装资料的剩余应力;(10) 优化元件的操作过程,以避免chip - outs和尖利的碎片,破碎的边际;(11) 外加薄铜层来添加环氧顽璃基板的硬度,然后削减中心轴的曲折;(12) 焊盘尺度和焊膏体积应相匹配,以保证取得满足的焊料填充;(13) 选用加快应力测验(冲击、振荡等)点评长时刻可靠性。
9. 元件偏移查看清单(1) 贴装的压力是否太低?(2) 贴装加快度是否太高?(3) 贴装精度够吗?(4) 焊膏黏性够吗?(5) 焊膏在空气中露出的时刻是否太长?
10. 过多的金属间化合物查看清单(1) 峰值温度是否太高?(2) 预热阶段是否升温太快?(3) 再流焊时刻是否太长?(4) 保温时刻是否太短?(5) 冷却速率是否正确?11. 焊剂飞溅查看清单(1) 预热初期阶段,温升速率是否太快?(2) 回流区的温升速率是否太快?(3) 回流区的温度设置是否正确?(4) 出产车间温度是否太高或湿度是否太大?(5) 焊膏的质量是否合格?12. 残留物过多查看清单(1) 温度曲线) 是否削减了模板开口尺度?(3) 是否选用了正确的焊膏?(4) 焊膏的质量合格吗?
上一篇:中天智装 下一篇:对焊接 - OFweek电子工程网